首页 > 生活 >

龙虎山悬棺未解的谜团至今未解:悬棺是如何上去的?

发布时间:2023-05-28 15:53:58来源:
龙虎山不仅风光秀丽,龙虎山的崖墓更是中国一绝。

崖墓葬是古越、僚人特有的一种丧葬形式,也是我国多种葬法中最古老、最特别的一种丧葬形式。

近千年来,关于龙虎山悬棺谜团一直都是一个未解的谜团,因为其年代久远,至今早已无古书记载,人们只能通过推理的方法来判断。

 

 

 

龙虎山悬棺谜团至今无人能解

据史料记载,26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,居住在龙虎山附近的古越人曾有悬葬祖先的风俗。

至今,在龙虎山江河沿岸壁立千仞的陡崖仍存有不少悬棺。

在科技尚欠发达的历史,古人是如何将重达数百公斤的棺木送进高高的崖洞里去,至今仍是一大疑团。

1997年,龙虎山旅游集团公开悬赏30万元人民币征求此秘密的破解。

萧旺强在了解到龙虎山陡崖谜团后,决心破解,为此他长期关注有关悬棺的报道,并加以研究。

最初,他以为古人是用辘轳(滑轮)当作升降工具,从而达到了安置棺木的目的。

但考虑到当时这尚处在蛮夷之地的龙虎山地区的落后现状,他又否定了这一设想。

他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得出结论,认为古人是将棺木置于一双层固定的木架之中,通过系在木架的几根绳索,随意调整木架的高度,从而将棺木输送至崖洞。

在实验现场,萧旺强和他的朋友乘船来到泸溪河边的陡崖下,指导景区工人进行了悬棺实验。

在试验中,萧旺强制作的木架操作起来简便自如,工人“一抬一拉”,棺木就从船上升了上去。

观看的人群登时爆发出欢呼。

随着龙虎山202座悬棺群,抖落尘封千年的黄土,走入世人的视野,时与空变得茫然交离,宇与宙显得幽深玄迷。

专家考证认为,龙虎山悬棺,距今有2600余年的古代,是古越人所葬。

龙虎山悬棺数以百计,全部镶嵌在仙水岩一带的陡崖峭壁之上。

仙水岩诸峰峭拔陡险,岩壁光滑平展,岩脚下便是泸溪河,临水陡崖绝壁上市满了各式各样的岩洞,独特的地理环境是龙虎山悬棺的基本成因。

从泸溪河舟中或地面眺望,隐约望见一个个岩洞口或钉木桩,或封木板,“藏一棺而暴其半者”多处可见。

这些悬棺大多是二千五百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古越人的崖墓悬棺,其葬位离水面20-50米以上,高的达300余米。

在大片岩壁上,洞穴星罗棋布,星星点点,或高或低,或大或小,数以百计。

因这些洞穴高不可攀,无人入内,其中所藏之物,多少个世纪以来龙虎山悬棺谜团一直是一个解不开的谜。

龙虎山崖墓下临深渊,地处绝壁,那么古越人是如何将棺木放入洞内?龙虎山悬棺里葬的又是什么身份的人?古越人为什么采纳绝壁洞穴墓葬?重重悬疑背后,到底隐藏着一种什么样的文明形态?如今龙虎山悬棺谜团,已令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为它皓首穷经,欲解其谜。

巨额悬赏至今无解

由于龙虎山崖墓下临深渊,地处绝壁,悬棺是怎么样安放上去的,千百年来一直都是个谜,龙虎山悬棺也因此蒙上了一层神奇的色彩,产生了种种神话传说:有人说这洞里的东西,是神仙用金丝线吊上去的;也有的说这洞是装的是无字天书、金银财宝。

一千多年前,宋代理学家朱熹曾发出疑问:“三曲君看架壑船,不知停棹几何年?”宋人王文卿有诗云:“昔人骑鹤上天去,不向人间有蜕蝉。

千载玉棺飞不动,空江斜月照寒烟。

”当代考古学家郭沫若也发出了“船棺真个在,遗蜕见崖看”的的感叹,表示无法用科学解释崖墓的遗憾。

龙虎山崖墓中没有留下任何的文字甚至符号,地方志和史籍均找不到记载,使破解困难重重。

为了彻底解开这个世界谜团,1997年6月25日,龙虎山遍下英雄帖,向全世界郑重宣布,有人能解开以下三个谜底的,即:1、棺木如何进洞?2、为什么采纳崖葬?3、葬者何人?即可获得30万元人民币的巨奖。

至今没有得到一个入情合理的解释。

悬赏解龙虎山悬棺谜团的消息一经发出,海内外解谜者纷至沓来。

仅一年时间,就收到海内外猜谜者寄来的信函和文稿近千件,来函对悬赏的三个重要问题见解不一,归纳起来有三:一、关于棺木进洞方法,有“悬吊法”、“竹木搭架法”、“云梯架岩法”、“架天梯法”、“网绳搭架法”、“栈道法”、“后山挖隧法”、“楼船安放法”等。

二、关于为什么采纳崖葬,有“升天成仙说”、“尊神事祖说”、“敬先至孝说”、“回归洞穴说”、“保存祖尸说”、“防盗防害说”、“修炼坐化说”等。

三、关于何人享受此葬待遇,认为上至诸候将相、文臣武将,下至部落首领、家庭成员或修道隐士者都有。

2004年7月,龙虎山再次悬赏40万元,求解千古悬棺谜团。

但至今还没有一份令人信服的答案。

古越人是如何将棺木放入洞内?

20世纪80年代,上海同济大学与江西贵溪市博物馆联合成立了一个“中国悬棺课题组”,研究期间,谢健根和陆敬严教授走遍了中国11个有悬棺的省市。

终于,在四川麻糖坝的一个小山村里,他们有了很大的收获。

村里一位89岁高龄的老人告诉谢健根,她小的时候听家里的老人说过,悬棺是用天车绞上去的。

那什么工具能绞动重物?课题组联想到了辘轳。

考古发现证明,早在商周时期,古人就发明了辘轳,有的地方也叫绞车。

用天车绞悬棺的话启发了课题组,在陆敬严教授的带领下,课题组搞了很多次模拟试验。

在这些放置悬棺的峭壁背面,大多是山的缓坡,人可以从另一面爬上山顶。

那么,古人会不会用绞车把棺木从山顶上慢慢地放到洞口,然后再想办法搁进去呢?更多的人认为,棺木是从下往上吊的。

在山崖上安装一个定滑轮,利用滑轮,不费多大力气,棺木就可以吊到足够的高度。

但是,又怎样在陡崖上固定滑轮呢?谢健根再次想到那几个身手不凡的药农。

他认为,既然现在还有人能够借助一根绳子出没于陡崖峭壁,那么历史人也就能做到这一点。

因此,他认为在陡崖上固定一个滑轮并非无法办到的事情。

滑轮的问题得到解决,新的问题又出现了,吊起来的棺木虽然到了洞口,但是它怎么进去呢?课题组认为,只要给棺木的一头系上绳子,然后让事先进入洞里的人把棺材拉进去,这个问题不就解决了吗?

课题组大胆地在龙虎山的1号崖墓洞进行了一次试验。

1号洞距离水面约24米,定滑轮固定在陡崖上方的峭壁上,仿古绞车放置在山下的石阶上。

仿制的棺木用船运到了洞穴下方。

两位药农从后山而上,到达山顶后,把一条绳索固定在与1号洞垂直的山顶上,绳索的另一头在山下伙伴的手里。

第一个药农抓着绳索顺崖而下,在历史,他应该是整个葬礼的先行官。

山下的人都替先行官捏了一把汗。

他的动作很快,到了洞口,山下的人将绳子一拽,借着这个力,他一跃进入洞中。

第二个先行官如法炮制,菜叶网,只不过,他进入洞时绝对不能放手中的绳子。

两个先行官准备就绪,此时,绳索的另一头被牢牢地绑在棺木上。

一阵期待之后,棺木被成功地拉进洞中。

不过,也有很多人对这种方法提出了疑问,比如说,四川的悬棺大多都是打两个桩,然后把棺木放在桩上,这种情况下,即便用绞车把棺材吊起来,可是它怎么放在桩上?这上面也没有先行官的立足之处。

在龙虎山崖墓的山体上,没有任何打桩或者人工钻凿的痕迹,也就是说,科学家并没有找到固定滑轮和绳索的地方。

悬棺究竟如何被放到高高的陡崖峭壁之上,目前还不得而知。

谢建根告诉记者:“我们现在还在征求这方面的方案,因为科学在不断进步,也可能我们的子孙后代,比我们想到更科学的办法。

陆敬严教授的这种仿古吊装法升置棺木的过程,如今已经在龙虎山展现,并成为龙虎山一个固定表演节目,这个节目就设置在仙水岩悬棺比较集中的飞云阁。

表演者自峰顶轻轻腾空跳起,沿着垂直悬挂到江面的绳子而下,当他们下滑到接近峭壁中间的岩洞时,只见他们剧烈地摇晃绳索,借着惯性,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蹿入洞中。

然后是地面上的楠木悬棺缓缓升空,上升到接近洞口时,岩洞里的人用短索牵引,地面的人则大幅度地摇晃绳索,借着悬棺在半空中晃荡的惯性,找准时机,上下合力把悬棺送入洞中。

仿古吊装法的表演虽然精彩,但不少学者认为“千古悬棺谜团”并未完全解开,仅仅从棺木升置问题上说,仿古吊装法只能是棺木进洞方法的一种。

这种方法必须要有掌握传统技艺的人先攀援到后山顶,而有些后山,至今人也无法攀上去。

一个个秘密显得那样神奇玄幻,古往今来多少圣贤为之皓首穷经,却也不能解开个中神秘。

(责编: admin)

免责声明:本文为转载,非本网原创内容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